當你在都市裡被喧囂壓得喘不過氣,手機訊息響個不停,連週末都被排滿會議和聚會,心底那個微弱的聲音可能會悄悄浮現:「我是不是該去一個沒人找得到我的地方?」那個地方對我來說,就是熊野古道。
熊野古道不是什麼網美景點,它是一條活著的路。千年來,無數修驗者、旅人、皇族、平民都踏過同樣的石板路,祈求平安、懺悔過錯、找回自我。你可能會覺得,「不就是一條山路嗎?」但等你真正踏上去的那一刻,你會知道,那不是在走路,是在一點一滴找回自己。
我第一次聽到「熊野古道」這個名字,是在一場講座裡。講者說這是一條「可以治癒人的道路」,當下我笑了,心裡想這不就是觀光行銷的話術嗎?但後來,我真的踏上去了。從關西機場一路搭車到紀伊半島邊緣的小鎮,站在那條靜靜延伸的石板路前時,心裡竟然莫名湧上一股熟悉感,好像它一直在等我。
熊野古道有很多條路線,我選的是最經典的中邊路。它不會太難,但也不算輕鬆。沿途上上下下,一邊走一邊喘,汗流浹背時還要躲突然下起的山雨。有時前方一整段路只有你一個人,樹葉沙沙作響,鳥鳴忽遠忽近,那種孤獨感會把你的心挖出來攤在面前。但就是在這種時候,我開始慢慢聽見自己腦袋裡的聲音,原來我一直那麼在意某句話、某個人、某個沒實現的夢。
這條路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從不急著讓你抵達。每個村落、每座小神社、每棵老樹,都像在對你說「你可以慢慢來」。我記得有一段是從小廣王子走到近露王子的途中,整段路安靜得只有風聲。當我停下腳步喝水時,一隻小鹿從樹林裡走出來,眼睛對著我看了一秒,又默默地消失。我竟然忍不住笑出來,覺得那一刻的自己,像是動畫裡走錯時空的角色。
沿途的「王子社」是一個個小神社,像是旅途中的小休息站。每到一個王子社,我都會脫下背包、合掌、靜靜地站幾分鐘。我不是宗教信仰特別深的人,但在熊野古道上,這些動作讓人安心。它不會告訴你答案,但會讓你暫時把問題放下。
而住宿體驗更是旅程的一部分。我住在一間古老的民宿裡,老闆娘是個笑容溫暖的阿嬤,晚餐是她親手煮的鄉土料理,有山菜、有炊飯、有剛煮好的味噌湯。那一餐我吃得特別慢,每一口都讓人想起家的味道。睡覺時聽著窗外的蟲鳴和溪水聲,整個人像被大自然抱住一樣,踏實又平靜。
其中有一天,我不小心走過了預定的住宿地,只因為太專注於眼前的山景,結果多走了兩公里,膝蓋痛到差點要打退堂鼓。但當我終於抵達時,民宿主人幫我端來一盆熱水泡腳,那一刻我真的快哭了。原來有時候我們不是不能走,只是需要一點點被照顧的力量。
旅程最後的高潮,是走到熊野本宮大社。那座神社坐落在一片神聖的森林裡,入口那座鳥居巨大又莊嚴。我站在那裡很久,風從樹林吹來,身邊的人都靜靜地走著,沒有喧鬧,只有一種默契的敬意。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朝聖」的意義,不是因為有什麼宗教儀式,而是因為我們真的走過了那段路,用自己的腳、自己的疲憊與堅持,走到這裡。
回到都市後,有朋友問我:「熊野古道有什麼好玩的?」我愣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回答。它不是那種可以用「打卡」「必拍景點」來形容的地方。它比較像是一面鏡子,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模糊的自己,變得清晰。
我後來養成了一個習慣,當生活太吵、工作太煩、心太亂的時候,我會在腦海裡回到熊野古道。想到那條蜿蜒的山路、路邊的野花、還有那隻忽然出現的小鹿,就會覺得,沒關係,慢慢來就好。就像古道一直在說的那樣,「只要你願意走,我就一直在這裡等你。」
所以,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每個人一生都該走一次熊野古道?我會說,不是為了健行、不是為了運動、不是為了拍照,而是為了讓你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和世界安靜對話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天,它都會讓你想起自己原本的模樣,那個沒被壓扁、沒被遺忘的你。
有時候,一條路,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