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醬最愛玩日本

日本自由行不踩雷攻略:我在東京差點睡路邊的那些事

日本自由行不踩雷攻略:我在東京差點睡路邊的那些事

第一次去日本?你以為你準備好了,但其實還差這一步

那年我拖著行李箱衝進新宿站,卻在夜裡差點變成街友。不是我誇張,日本真的太多小細節讓人措手不及。這篇不是什麼「10大注意事項」老生常談,而是我一路靠踩雷、靠朋友救援、靠自己臨機應變才慢慢累積出來的心得筆記。你準備好了嗎?不然真的會一不小心就買到溫泉地的地獄辣泡麵回台灣喔。

說真的,日本不是什麼語言不通就會餓死的國家,但某些「文化陷阱」還是讓人好氣又好笑。每次出事,我都想:「早知道有人事先提醒我就好了。」所以這篇文章,就當是朋友在你耳邊唸叨:欸欸,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1. 住宿沒想像中簡單,尤其是東京新宿那種大魔王地區
第一次去日本,我信誓旦旦訂了便宜又評價高的飯店,位置寫「新宿徒步五分鐘」,我想說讚啦,離車站近,一定超方便。結果……走出新宿站我才發現,原來「新宿站」不是一個出口,是一個迷宮。那晚我提著行李迷路一個多小時,Google Map還因為高樓干擾轉圈圈,最後是遇到一個熱心的上班族,帶我走到巷子深處的小旅館門口。
從此以後我學聰明了:「寧可多花一點點錢,也要選在交通樞紐旁邊、出口清楚的飯店。」

2. 搭電車不是按圖索驥,是玩「解謎遊戲」
你以為搭山手線很簡單?看地圖一圈,隨便搭都行?錯!我第一次搭到「方向錯誤」結果從池袋往新宿卻越坐越遠。還有,有些路線早上是往返特快、晚上變各站停,有一次我傻傻坐在車上,發現列車突然不開了。全車人下車只剩我還坐著。
還有最恐怖的:轉車時間!看似只要五分鐘,實際要衝三段樓梯、穿過地下通道、還要跟上班族擠來擠去,簡直像在玩「跑男」。
建議下載日本的轉乘App,像是「NAVITIME」或「乘換案內」,日本人自己都用這些!

3. 日本人太有禮貌,有時候你會被「拒絕」還不知道
去吃壽司,我問師傅:「可不可以不要加芥末?」
他微笑說:「唔…這是我們的風味之一…」然後還是放了。
後來才知道,日本人說「這有點困難」或「要確認一下」其實就是「不行」。不是他們不幫你,而是文化裡太不習慣直接說不。
所以如果你遇到服務人員看起來很為難,就別再追問了,換個方式試試比較實際。

4. 店家關門時間不開玩笑,別在8點後才說要吃飯
台灣晚上9點還可以去夜市嗑滷味,但日本不是這樣。尤其地方小鎮,8點以後幾乎全關,只剩便利商店。
有一次在金澤,我和朋友聊天聊到忘記時間,9點出門找餐廳,繞了一圈,路上只有風聲,最後只買到微波便當。
所以:旅途中想吃好料?6點出門就對了!晚了就只能靠全家救你。

5. 現金還是王道,有些地方根本不收卡
日本是個奇妙的國家,大城市科技感爆棚,偏鄉卻像回到昭和時代。像某些拉麵店、老旅館,甚至便利商店旁的自動販賣機,都不支援刷卡。
有次我只剩一張信用卡和五百日圓硬幣,想買個飲料,結果發現機器只吃千元鈔。
從此以後我都會準備一小疊千元鈔和零錢,還會把硬幣分成兩袋,一袋吃喝用、一袋搭電車用,超實用!

6. 廁所不一定免費,尤其是在觀光地
以為日本的廁所都跟車站一樣乾淨又免費?錯!我在京都的某個觀光區被收了兩百日圓「入場費」,結果只是進去上一下洗手間。
還有些地方明明寫「FREE TOILET」,但你找不到入口,問人還會被指去旁邊的咖啡廳。
後來我都直接衝進百貨公司,或善用「車站裡的洗手間」。順便還可以補妝、休息、吹冷氣XD

7. 自動販賣機很多,但不是你想買什麼就有
某次凌晨肚子餓,我下樓看到飲料機超開心,結果全賣光。第二台只有熱咖啡,第三台賣的是看不懂的能量飲料。
還有一次我買了一罐看起來像奶茶的,結果是甜到爆的花草飲。
所以每次投幣前都要仔細看小圖示,有時候是冰的、有時候是熱的,顏色不代表一切。

8. 日本的垃圾分類讓人崩潰
台灣人很會分類垃圾了吧?但到了日本你還是會手足無措。
瓶子不能有蓋子、飲料罐不能壓扁、不同區甚至分類規則都不一樣。最怕的是,街上根本沒垃圾桶!
我常常帶著垃圾走一整天,最後只能偷偷丟進便利商店的「客用垃圾桶」(不要學我,羞愧)。
後來學會了:「自備垃圾袋+住的地方處理才是王道。」

9. 吃飯要低調,不是不能講話,是要「小聲」
有次我和朋友在咖啡廳聊得太開心,旁邊一位阿伯一直盯著我們。雖然沒說什麼,但我感覺壓力山大。
後來才知道,日本人在公共場所習慣「用眼神制止」,你如果講太大聲,他們不會直接罵你,只會默默翻白眼。
所以想聊天還是選有包廂的居酒屋吧!一方面氣氛好,一方面不會被白眼轟炸。

10. 網路不是隨處有,Wi-Fi分享器根本救星
我一開始天真以為便利商店、咖啡廳都有Wi-Fi,結果好多地方要密碼,還要註冊、認證、收簡訊。
後來朋友借我Wi-Fi分享器,人生從此不同!
不僅Google Map隨時查,還可以追劇、訂位、查巴士時刻表。這是我現在推薦給每個初次去日本的朋友的必備神器。

11. 別以為所有人會說英文,也別太怕講破日文
日本人真的不太習慣講英文,尤其年紀稍長的。
但他們其實都很願意幫忙,哪怕你只會幾個單字,加點肢體語言也有效。
我有次在便利商店問「where is…」結果店員傻眼,我改說「to-i-reu?」(toilet的日文發音),他立刻指了個方向。
不要怕丟臉,日本人看到你努力講日文,反而會露出佩服的眼神。

12. 有些「禁忌」你可能不知道,但千萬別踩雷
像是溫泉不能穿泳衣、不能帶毛巾下水、洗乾淨才下湯、刺青會被拒絕進場。
我朋友有刺青,結果被攔在門口,超糗。後來發現有些地方有「貼刺青貼布」服務,或者找有「TATTOO OK」標示的溫泉。
還有電車上不能講電話、過馬路一定要等綠燈、用手指指人不禮貌……這些小細節雖然不是犯法,但很容易被當成沒禮貌的觀光客。

這些都是我一路在日本累積下來的小經驗、小糗事,雖然不至於讓人崩潰,但如果事先知道,真的可以讓旅程更輕鬆一點。
下次要去日本玩,不妨也把這篇當成旅遊小抄,存在手機裡或傳給同行朋友。你們的行李箱可能還會忘了帶插頭轉接器,但至少不會忘了這些「出國不教但超重要」的眉角!

有其他人踩過雷,或有什麼旅遊趣事想分享?歡迎留言跟我說,我也超想知道你們的經歷XD
(P.S. 我上次還在京都搭錯巴士去到山上寺廟,下山走到腿軟,有人比我慘嗎?)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8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