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醬最愛玩日本

一週靠單車跟便利商店,我在日本邊騎邊生活的奇妙冒險

一週靠單車跟便利商店,我在日本邊騎邊生活的奇妙冒險

這不是什麼挑戰企劃,也不是什麼環保口號,單純是因為我想試試看:如果只靠一台單車,加上便利商店,能不能在日本活上一週?結果,活是活下來了,但中間發生的那些事,真的是……太超乎想像了!

一開始只是突發奇想
某天在便利商店喝完一瓶乳酸飲料,坐在外面的長椅上看著路人走來走去,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我今天開始,什麼都不靠,就靠這家店,再加上我的腳踏車,可以撐幾天?」
於是就真的這樣展開了我的「邊騎邊生活」一週實驗。沒訂住宿,沒安排景點,只有一台小摺和一顆愛亂跑的心。

單車變成了家,也變成了車站
第一晚最難,因為你會不自覺想找個地方「歇腳」,但我強迫自己不要去找hostel也不要上訂房網站,純靠看緣分。後來發現,日本的河堤、駐輪場附近、甚至某些小神社後方,都是意外安靜的「露營點」。
但最常用的,其實還是便利商店的前方。不是睡在那啦(拜託我還沒瘋),是當成「中繼站」——洗手間、充電(有些有插座,真的感恩)、熱食補給、WiFi連線打卡報平安,全靠它!

便利商店吃不膩嗎?
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老實說,第一天很嗨,第二天也還新奇,但到第三天開始,我有點看到飯糰會頭暈。
但這就是遊戲規則,不能上餐廳不能買超市,只能靠便利商店。好險日本的便利商店真的夠強,什麼季節限定、區域限定、聯名商品,都可以當成每日小確幸。
最愛的是7-11的「炙燒明太子飯糰」,還有LAWSON的唐揚雞,FamilyMart的冷麵也很加分。真的要說膩,就是吃太快太急,應該學日本人慢慢吃、慢慢品嚐才不會感覺無聊。

洗澡怎麼辦?
我一開始也沒想太多,結果到了第二天晚上,全身黏到爆。後來查了一下,發現日本很多地方都有「超便宜澡堂」,甚至溫泉也不貴。雖然不算「便利商店」,但在這個遊戲規則中我允許自己「有條件破戒」。
大部分澡堂都有放腳踏車的地方,有一次我還遇到一位阿伯邊泡湯邊跟我聊台灣水果,超溫馨。

移動是一種自由,但也有代價
每天都不住一樣的地方,看似很自由,但也意味著每天都要重新適應。有時候睡得好,有時候半夜會被蚊子咬醒,有時候找不到廁所,有時候騎太遠覺得屁股快壞掉。
我學會怎麼用手機找「有人氣」的便利商店(人多代表安全),也學會怎麼在天氣轉壞前找避雨點。這些生活小技能真的不是坐在辦公室能學到的。

最深刻的一晚
是在某個小鎮的河邊,一家小小的Lawson外面,我坐在木椅上吃著炒麵麵包,剛好旁邊有一對高中生情侶在那邊打鬧。我突然覺得,原來生活可以這麼簡單。
我不需要奢華的旅館,不需要一堆行程表,只需要一點食物、一點空間,加上可以騎的路,就能活下來,甚至,還活得滿快樂的。

學會感謝那些「小事」
以前覺得便利商店就是買東西的地方,但經過這次,真的會發現它其實是「社區的庇護所」。
你渴了,它有飲料;你累了,它有冷氣;你餓了,它有熱食;你孤單了,店員的「いらっしゃいませ」也能讓你覺得自己不是透明的。
我甚至還在某家店借了原子筆寫明信片給朋友,店員還貼心幫我找郵筒(天使來的吧)。

如果你也想試試看?
不需要一口氣來個七天,可以先試個週末兩天一夜,只帶單車跟便利商店地圖出門就行。最好是夏天不要太熱、冬天不要太冷的季節,還有記得帶行動電源、濕紙巾、防蚊液,然後放鬆心情,不要太想要完成什麼,讓路帶著你走。
這不是一趟觀光旅行,更像是一趟「自己跟自己相處」的小實驗。

結束後的後遺症
回到正常生活後,突然有點不習慣。吃飯坐在椅子上覺得太舒適、浴室有熱水覺得太幸福、上班搭捷運會想念腳踩踏板的感覺。
但更重要的是,我開始更珍惜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東西。像是便利商店的一杯熱湯、一位願意幫你指路的阿姨、還有那台在我累的時候從沒拋下我的單車。

這趟旅程沒什麼了不起的風景照,沒有「到此一遊」的打卡照,也沒有華麗的裝備。有的只是每天汗流浹背的身體、超商食物的鹹味、還有一種每天醒來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期待感。

但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我會毫不猶豫跟你說:超值得。而且我還想再來一次,誰要一起?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8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