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醬最愛玩日本

為什麼我在日本每天都想騎「媽媽車」?原來不只我被圈粉!

為什麼我在日本每天都想騎「媽媽車」?原來不只我被圈粉!

 
其實我第一次看到日本人在路上騎那種很像童話故事裡會出現的腳踏車時,還想說:「哇這車也太老派了吧!」結果現在自己一來日本定居,直接變成死忠愛用者,還會幫它擦車、換籃子、裝雨罩,跟在養寵物差不多⋯⋯這就是傳說中的「媽媽車」魔力!

 

先說,「媽媽車」不是給媽媽專用的(雖然名字叫這樣),但日本街頭幾乎每三個大人就有一個在騎,不管你是大學生、上班族、阿公阿嬤,還是辣媽帶兩個小孩,大家都在騎!這種車也不是什麼高級品牌,但就是讓人一騎就回不去了。

我搬來日本的第一個月,為了省交通費,加上公車班次又沒那麼密集,就開始研究腳踏車。原本想買那種變速的潮潮公路車,但後來租了一台媽媽車騎了三天,整個人瞬間投降,什麼帥氣都不重要了,「好騎」才是王道。

 

媽媽車到底有多香?我來數給你聽!

 

  1. 車體穩到不行
    它真的超穩,重心低又穩定,尤其是載小孩或是買菜的時候,那種「不會東倒西歪」的安心感真的很讚。我有一次騎共享電動車差點整個人翻車,立馬回頭跟我的媽媽車道歉。

  2. 前後大籃子=行動購物車
    超市買爆也不用提!什麼豆腐、牛奶、西瓜都丟進去,完全不怕破、不怕重。我朋友還用來載貓去看醫生,貓超穩、自己也穩。

  3. 椅墊超軟騎不痛屁股
    說真的,那種運動腳踏車帥歸帥,但屁股真的會哭。媽媽車的坐墊就像沙發一樣,整個人很有被呵護的感覺,特別是騎長途的時候。

  4. 內建車鎖設計貼心爆炸
    一拉就鎖、一按就開,完全不需要再用什麼厚重U型鎖。我一開始還以為自己鎖錯方法,結果根本設計就這麼方便。

  5. 穿裙子也能輕鬆騎!
    女生會懂,有些腳踏車根本是裙子的敵人,騎上去要嘛卡布,要嘛曝光。媽媽車完全沒這問題,跨上去就騎,優雅又自在。

 

 

騎媽媽車的日常,變成我生活最療癒的時光

 

我最喜歡的是傍晚下班後,一邊踩著媽媽車,一邊聽著附近小朋友放學的聲音、老爺爺在門口澆花、日本太太跟鄰居打招呼,整個街道都很溫柔。那感覺就像你在宮崎駿的世界裡,自己也變成動畫角色。

 

有時候我會繞遠路經過河堤,然後在便利商店買個炸雞和咖啡,坐在媽媽車上看夕陽,內心會自動冒出:「哇⋯這才叫生活吧?」你說它慢、你說它土,但我覺得它讓我慢下來,好好感受一天。

 

原來日本人早就知道:騎媽媽車,是一種生活哲學

 

有一次我在巷口遇到一位70幾歲的奶奶,她載著孫子、手上還提著菜,笑得很開心。我一邊扶她過斑馬線、一邊跟她聊媽媽車,她很驕傲地說這台車已經陪她十幾年了,還自己幫它縫坐墊、換車鈴。那一瞬間我覺得——這台車根本就是她的生活夥伴。

 

也許對日本人來說,媽媽車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讓生活更「靠近」。騎媽媽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種與人、與街道互動的方式。

   

台灣要是也能有這樣的媽媽車文化就好了

 

我其實很想把這文化搬來台灣,但⋯老實說現在台灣的街道還沒有那麼媽媽車友善,常常要人車爭道、缺乏安全的人行道。加上太陽爆曬,真的會讓人想直接放棄騎車夢。

 

但每次回台灣我還是會找機會騎車,如果可以,我真的會想騎著媽媽車去市場買菜、去巷口買早餐、去朋友家聊天,然後在路上跟熟人打招呼。

 

或許有一天,台灣也會慢慢開始有人騎著媽媽車、在城市裡優雅移動,不用快、不用炫,但過得很自在,很舒服。

  

我知道現在很多人追求效率、速度、帥氣的交通方式,但我真心覺得——媽媽車,是唯一一種會讓你「想一直用下去」的日常載具。它不炫耀、它不吵鬧,它只是默默陪你度過每一段生活的小路程。

 

如果你有機會來日本,不妨租一台媽媽車騎看看,去超市、去公園、去發呆、去探險。你會發現,它其實不是媽媽在騎,而是你自己,在騎回一種被遺忘的生活感。

 

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台不趕時間的腳踏車,跟一段不趕時間的日子。媽媽車,就是那個剛剛好。

 

(真的強烈推薦你親自體驗,然後你會懂我現在為什麼離不開它了。)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8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