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其實我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真的是什麼都不懂,只知道想吃壽司、買藥妝、去神社拍照,但光是交通我就快被搞死,搞到在月台上狂奔還錯過新幹線。後來去了幾次,慢慢累積了一些超實用的私房小技巧,不藏私的都整理給你,希望下次你去日本,可以少踩一點雷,多玩一點開心。
說真的,日本的交通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只要抓到一些關鍵,你就能像個在地人一樣自如轉車。比方說那個神一般存在的 IC 卡,不管你在關東還是關西,記得一定要買一張!像我上次去東京直接入手 Suica(https://www.japan-guide.com/e/e2359_003.html),後來跑去大阪才發現他們都用 ICOCA,還好這些卡基本上都能跨區域使用,不然光買票我應該會瘋掉。Pasmo 其實也是跟 Suica 差不多的角色,反正你到哪個地區,就直接在車站或便利商店買一張在地最常用的卡就對了,別猶豫太多。
至於新幹線,真的要特別提一下 Smart EX App(https://smart-ex.jp/en/),超級方便。這個 App 居然有中文介面,對於日文苦手來說真的是神救援。你可以在上面選擇班次、座位、付款,然後到時候只要用 QR code 入閘,完全不用去排隊買票。要是你是觀光客而且會搭比較多趟,可以考慮買 JR Pass(https://japanrailpass.net/),那種一次買好幾天的票,雖然一開始花比較多錢,但其實很容易回本。像我有次買了 7 天的 JR Pass,從東京一路搭到京都、再到大阪,交通費直接省爆。
叫車的部分,我以前都以為 Uber(https://www.uber.com/jp/ja/)在日本會很好用,結果事實完全相反。日本人用得最多的是 GO Taxi(https://go.mo-t.com/)跟 S.RIDE(https://www.sride.jp/),這兩個 App 我都用過,車子超快就來、價格也比 Uber 穩定。GO Taxi 的操作介面還算直覺,我記得有一次在下大雨的時候,我根本擠不上地鐵,一打開 GO Taxi,五分鐘後司機就來接我了,從此以後我就愛上了。
講到機場的選擇,這也是個大家常問的。東京有兩個機場嘛,一個是羽田,一個是成田。如果你行李不多,又想要一落地就快點進市區,羽田真的大推。上次我從羽田搭京急線進市區,半小時內就到新橋,超級快。但如果你是買比較便宜的機票,那有可能就會飛成田,這就稍微遠一點,要預留多一點交通時間,不然你有可能第一天就會拖著行李在電車裡昏睡。
轉乘這件事,我以前真的很容易失誤,像是跑錯月台、走錯出口那種蠢事我都做過。後來朋友推薦我用 NAVITIME(https://www.navitime.co.jp/,或繁體中文版:https://japantravel.navitime.com/zh-tw/)查路線,那真的是改變人生的 App!你只要輸入起點終點,它就會把各種交通方式、換車方式、月台、票價通通告訴你,還會提醒你哪一段車比較擠。後來我又發現「乘換案內」(https://www.jorudan.co.jp/)也不錯,介面比較簡潔,推薦給習慣快狠準查資料的人。
講完交通,來說說通訊這塊。以前我都傻傻地在日本機場租 Wi-Fi 機,結果一次跟朋友出遊,整天有人在搶充電線,Wi-Fi 機還得一起顧,超麻煩。後來我都直接用台灣租的網卡或者是用 eSIM(推薦平台:https://www.airalo.com/),超爽。現在很多網站都能讓你在出發前就預約好,到機場直接拿就好,還不用排隊。尤其是 eSIM,超適合懶人,一掃就有網路,跟變魔術一樣。像我也用過 Klook(https://www.klook.com/zh-TW/)租 Wi-Fi 路由器,取貨超快,中文服務也很友善。
行動電源的部分也別擔心,日本街頭幾乎隨處可見 Charge Spot(https://charge-spot.net/),那種藍白色的機器設在便利商店、車站、商場都找得到。有一次我在上野走到手機快沒電,剛好看到一個 Charge Spot,就掃 QR code 借了一顆,晚餐結束前手機又滿血復活。最棒的是它是跨地點還機的,你在哪裡借都可以在別的地方還,超級自由。
有些人問我說日本到底有沒有公共 Wi-Fi?有是有啦,可是我不太敢用陌生的 Wi-Fi,怕個資外洩。但如果你真的有需要,我推薦下載 Japan Wi-Fi Auto-connect(https://www.ntt-bp.net/jw-auto/)這個 App。它會自動幫你連接到日本各地的免費熱點,不過記得出發前先註冊好帳號,不然現場臨時操作可能會卡關。
再來是訂房和比價的問題。說真的,我以前也是瘋狂比價 App 跟平台,結果有一次我改在 Google 地圖上找住宿(https://www.google.com/maps),意外發現超多驚喜。你只要放大某個地區,點開地圖上顯示的飯店,它就會幫你列出各大訂房平台的價格比較,超級直觀。重點是你還可以馬上看 Google 評價,有圖有真相,超實用。我上次就是這樣找到一間藏在小巷子裡的民宿,評價破百則,結果真的住起來超讚,連早餐都好吃到爆。
機票的話我也只推薦一招:Google 航班(https://www.google.com/flights)。這個功能我從以前用到現在,每次都能幫我找到最便宜的時段跟航班,有時候還能看出哪天飛會特別便宜。像我有一次本來打算週六出發,結果一查發現週二飛便宜一千塊,立刻改行程。就這麼省來省去,我多出來的錢直接拿去吃了兩輪燒肉,值得!
講到吃,這絕對是我最熱衷研究的部分。去日本你一定要學會查餐廳,不然很容易踩雷。最保險的做法就是用 Tabelog(https://tabelog.com/),這是日本人自己也在用的美食評價平台。上面會幫你評分、分類,還能看大家的實拍照。雖然日文看不懂沒關係,星數、照片、地圖位置還是可以看懂。再來就是 Google Maps(https://www.google.com/maps),我發現很多隱藏美食都只有 Google 上找得到,尤其是那種 4.3 星以上、評論破千則的小店,幾乎都不會讓人失望。
如果你想要更在地、更 local 一點的口袋名單,我私心建議去搜尋日文關鍵字,例如「渋谷 焼き鳥 人気」這種組合,一定能挖出寶藏。也可以試試 Gurunavi(https://www.gnavi.co.jp/),這是另一個在地人用的餐廳搜尋網站。再不然就是點進地圖看附近的熱門清單,有時候走路五分鐘就有一家排隊拉麵店等著你。像我某次就是這樣亂點,結果吃到一間超迷你的立食壽司店,老闆笑咪咪、壽司好吃、價格又親民,我當下差點感動落淚。
這些都是我一路摸索下來,親身體驗過後才敢說真的有用的小技巧。每次去日本,總會遇到新的挑戰,也會發現更好的方式。雖然說自由行就是要多踩幾次雷才會成長,但如果我的經驗能幫你避開一些冤枉路,那我就覺得值了!
不管你是第一次去日本,還是已經第 N 次踩上這片土地,希望這篇能讓你收穫滿滿,下次玩得更順更開心。如果你有什麼自己的私房技巧,也歡迎跟我分享,我最喜歡這種彼此交流旅行招的感覺了~